近年来,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综合服务优势,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步伐,有力助推了吉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强化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吉林省通过拓展经营和强化服务,增强了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提升连锁经营服务网络的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积极打造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在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主导力量。加强连锁店和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连锁网点信息化改造步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加快形成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新格局。2016年,全省“新网工程”网络覆盖到全省近80%的乡镇、50%的行政村,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10多万人。
二是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城乡商品流通服务水平。一是全面组织参与总社“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工程”,根据我省农产品资源分布特点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散市场及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新建、扩建和改造,加强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冷链系统建设,打造行业品牌。到去年底,全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24个,年交易额75亿元,农村集贸市场41家,年交易额18亿元。二是积极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承接政府控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管护职责。通化市、东丰、珲春市、长白等市县供销合作社承接了当地政府公益性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和管护职责。东丰县社对当地农产品进行了资源整合,重点打造“七大产品生产基地”,组建了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构建起鲜活农产品直采直销体系。三是加快农资网络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以市县农资经营企业为依托加强区域配送中心建设,于2016年2月18日成立了“吉林供销农资联盟”,整合全系统内外农资产、供、销和服务等资源,共同打造一个统一的农资供应服务体系。春耕期间,联盟共整合系统内39家农资生产和销售企业,以统一原材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渠道标识的“六统一”为原则,倾力打造系统农资下行渠道,实现与农业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以及庄稼医院、农资经营店等销售终端有效对接。
三是探索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络根植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依托全国总社和其他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区域性电商平台和终端信息平台,促进各层级电商平台的互联互通,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推进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加快实施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线下资源改造升级,推动供销合作社实体网络与电商网络平台对接,实现虚拟网络和实体网络融合发展,提升供销合作社信息化水平。通过对接总社“供销E家”、“开犁网”、“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系统农村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2016年,新成立电商公司13个,自建电商平台6个,完成基层网点信息化改造109个,新建规模化市场园区6个。全系统电商销售额达到9693万元,同比增长7倍多。针对全系统农资下行渠道建设整合布局,依托“吉林供销农资联盟”,利用传统经营渠道与“开犁网”电商服务平台相结合的模式,春耕期间共生产销售化肥3500多吨,农资销售覆盖至辉南、东丰、永吉、汪清、蛟河、白城洮北区、大安、镇赉、榆树共9个区域38个乡镇。并且搜集农民生产信息,依托“开犁网”、12316、12582等农村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各项农业信息服务,截止目前,共为1500余户农民提供科学种植、科学用肥、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等信息服务,在农民中取得较好口碑和市场。
四是开展土地托管,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一是以系统生产、流通和加工型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为服务载体,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2016年,全系统土地托管和流转面积达到58.4万亩,同比增长392%,其中托管48.1万亩,流转10.3万亩。二是积极引导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经营主体着力提升田间管理、农资配送、农机作业、产品营销和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托管服务。确立了公主岭吉星肥业和长春铭旺食品两个企业为土地托管典型培树单位,将双阳、公主岭等4个县市确定为土地托管工作联系点,强化调研指导和工作督查,努力探索适应我省的土地托管工作经验做法。9月在前郭县召开了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土地托管现场交流会,全省9个市州、2个省管县及25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参加了现场会,会议聘请了北京商干院的专家授课,实地参观考察了典型单位并做了典型经验交流,对我省土地托管工作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五是稳步推进系统金融合作,着力开展服务创新。通过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和基层组织,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增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金融服务能力,为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其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蛟河、永吉等市县供销合作社与农行、九台农商行、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建设金融服务点,实体服务网点和网上金融服务结合,实现公共事业代缴费等业务。与延边农商银行战略合作,从2016年初到7月末,采取供销合作社和联合社做担保、成员社之间联保的形式,为每个成员社贷款300-500万元,用于购置大型农机具、移动喷灌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等服务的资金难题。开展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模式,引导、推动合作社内部规范开展资金互助,为基层和普通农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榆树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信用试点,本着“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开展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为社员二次创业解决了资金困难,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指导和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与相关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协调,落实与人保财险公司吉林分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谋划成立了省合旺基金公司,投资了吉林“膳良壹品”农产品O2O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