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欢迎您!

时政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防控风险成保险监管重点 险企不可做“野蛮投资者”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1-13

2017年保险监管会议12日召开。回顾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破3万亿元。在行业迅猛前进的同时,如何平衡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了2017年保险监管的重头戏。对此,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监管会议上表示,“要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围绕公司治理、保险产品和资金运用三个关键领域,下决心处置潜在风险点。”

防控风险为2017监管核心 将开展行业治理大检查

项俊波指出,保险行业和保险监管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他提到,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模式粗放的问题仍然存在;多重因素共振加大了保险风险防控的难度,风险防范面临较大压力;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趋势日益明显,但监管自身建设还相对滞后。

项俊波在会上严厉表示,对于触碰风险红线的保险机构,要坚持露头就打,出手要快、下手要狠,确保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形成风险隐患的,要增强同风险赛跑的意识,跑在风险前面,瞄准要害、果断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据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防控风险作为今年监管的核心,保监会将在年初开展公司行业治理大检查,全面摸清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和底数。项俊波在会上举例道,“有少数公司脱离自身技术和能力,盲目进入保证保险等业务领域,积累了超出自身能力的风险敞口,个别公司严重违背资产负债匹配的一般规律,盲目扩张,潜藏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针对此类情况,项俊波表示,“保监会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要开展全面评估,同时在财产险、人身险、保险中介重大案件等领域部署一系列现场检查。对于中短期存续产品和万能险占比较高的公司,通过限制分支机构增设,限制产品备案审批,加大检查处罚力度等监管措施。倒逼公司转型升级,强化产品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开展产品领域非现场检查,对问题产品严格予以强制退出。”

事实上,去年以来针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及万能险,保监会一直关注其潜在的风险,从负债端持续采取了多项监管措施。先后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业务(3月,保监会在2014年出台高现金价值产品规范通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精算制度(9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产品监管(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等三个文件,采取了开展专项检查、叫停互联网保险业务、暂停万能险业务等三项措施,不断完善和强化中短存续期业务和万能险监管。

保险业勿做“野蛮投资者” 为实体经济发展做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去年在资本市场上频频举牌也令众人侧目。

对此,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监管会上强调,保险业勿做野蛮投资者,前段时间少数公司的激进举牌收购行为,是不顾风险的激进投机行为。他提到,保险业以稳健经营见长,无论是保险产品定价、业务承保,还是资金运用,都要坚持审慎原则。项俊波还表示,要强化保险的保障属性和长期属性,把握好保险资金的特征和优势,为减少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要坚持‘保险业姓保’不动摇,进一步强化保险的保障属性,为灾害救助提供有力保障,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持,努力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强化保险的长期属性,为实体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为人民群众提供长期稳定的健康养老保障,努力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保险的社会属性,为公共服务提供市场化运作机制,为化解矛盾提供市场化调节机制,努力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抓手。进一步强化保险的产业属性,努力成为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的支柱产业。”项俊波如是说。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7 - 2020 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7号(水电大厦7楼)

维护:青海社供销联社信息中心 备案号:青ICP备12000122号-1

联系电话:0971-6156016 传真:0971-6156016 邮箱:qhcoop@163.com

青公安网备63010402000079号